文旅融合下的羅田群文事業一路高歌
文旅融合下的羅田群文事業一路高歌
一、以“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為抓手,不斷提高單位凝聚力和戰斗力。
1、按局黨組要求,我館每月組織好支部主題黨日學習,強化學習內容,創新學習方式,使黨員干部牢固樹立“四個意識”,堅決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特別是館班子成員,思想上與局黨組保持高度一致,行動上堅決執行局黨組的決定,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政治氛圍。
2、結合文化館工作職能,運用各種有效載體,將“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”主題學習教育始終貫穿于實際工作中。2019年,文化館充分發揮工會、支部作用,利用三八送溫暖送文藝到福利院、五一送文藝進社區、支部主題黨日與村級支部連支部、文化惠民鄉村行等豐富的活動形式,下沉基層,貼近百姓,將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落到實處。實踐證明,只要肯動腦筋,時刻將百姓的需求放在心里,有效的資源可以發揮無限的社會效應,既樹立了文旅人的形象,又團結了同志,增強了干部職工的凝聚力和干事創業熱情。

二、對標羅田縣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任務,有效推進文化館各項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提升。
一)總分館設施網絡建設
1、已完成數字化建設項目方案設計、培訓及招投標,隨時可以實施(因最近接到通知,暫緩進行)。
2、啟動了駱駝坳分館的設計裝修,年底即將動工。

二)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供給力度,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。
1、陣地開放:
全天免費開放文化館服務場館,年接待團隊排練、演出、培訓80多次,服務群眾1.5萬多人次。
2、群文活動:
組織舉辦豐富多彩群眾文化活動149場次(“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”10場;送戲下鄉購買服務80場;文化館紅色文藝輕騎兵送文藝下鄉15場;第五屆廣場舞大賽14場;村級文藝宣傳隊調演8場;非遺推廣演出活動8場;文化流動展覽8次;節日主題活動6次),并利用多媒體手段(網絡直播)服務群眾達120多萬(最低預計)人次,通過以上活動,彰顯了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,為豐富我縣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3、文藝創作、培訓
2019年,文化館不斷加大文藝創作力度,豐富文化產品供給力度。
1)出版《羅田文藝》2期,每期印刷1000冊,扶植了一批文學骨干,指導了10多位文學新人;文化館業務干部王松平編輯出版了《周鎬傳》、《小戲小品劇本選》。
2)組織創作編排舞蹈《米酒情緣》、《映山紅》參加全市廣場舞大賽獲一等獎;《米酒情緣》參加黃岡市五運會閉幕式、全省《相約小康》運動會閉幕式演出,均獲好評;創作輔導基層舞蹈節目20多個。
3)組織改編羅田民歌《夢里潘家灣》、《美麗甘家沖我的家》參加全市“家鄉美”村歌大賽獲演唱銀獎和銅獎,并進入黃岡十大村歌金曲前十強。
4)組織編排小品《趕禮》參加全市社會文藝團隊展演獲優秀組織創作表演獎;創作編導小戲《二傻上任》,在全縣村級文藝宣傳隊調演中獲一等獎;輔導《垃圾分類好處多》、《環境整治美鄉村》等多種形式文藝節目20多個。
5)、輔導培訓13家單位參與全縣建國七十周年紅歌大賽。
6)開展2期文化志愿者培訓,舉辦了全縣社會藝術考級。
6)《羅田民歌》書籍第一稿完成(計劃2020年5月出版)。
4、文旅融合下的非遺保護與利用(分三塊工作:數字資源建設,挖掘傳承、普及宣傳推廣):
1)、不斷充實“大別山風韻”數字資源,已達到1G資源總量
2)、申報《羅田民歌》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(正在官網公示),非遺重點項目培訓4期。
3)、宣傳推介:組織羅田民歌參加湖北民歌專場音樂會公益巡演;組織省級非遺項目羅田東腔戲參加2019全國農民春晚;組織選送市級項目勝利皮影戲參加全省皮影戲調演獲創作三等獎、優秀組織獎;組織選送省級項目《羅田畈腔》參加全市民俗鬧元宵惠民演出;組織非遺項目參加黃岡市旅游博覽會、黃岡市一節一會、長江文化旅游博覽會展覽展演;2019非遺日開展非遺進校園、進景區、進社區“三進活動”;
4)不斷開展常態化的非遺挖掘傳承活動。

三、加強內部管理,確保了安全生產、信訪維穩、財務管理等管理工作有序推進。
四、存在的問題:
1、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配套、總分館建設亟待加快速度。
2、群眾文化與旅游推介、體育發展如何進一步融合有待進一步探究。
3、文化產品的創作供給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,群文品牌建設思路要更加明確。
4、非遺基本資料數據的收集、重點項目的傳承與挖掘還不夠深入。
5、社會文藝團隊、社會文藝能人、文化志愿者的招募機制、獎勵機制、培訓機制還沒有形成一套有效的運行模式。
6、群文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與培養問題比較突出。
